精密等企业为其代工。
与行业内一些手机厂商不同,OPPO一直以自建工厂、自有制造为主,自己生产比重超过80%,少量代工生产为辅。郭小聪认为,自有制造是OPPO的核心优势之一。
在不少的人印象中,手机生产流水线上,坐满了产线工人,但走进OPPO的SMT中心可以看到,现场工人寥寥,有序地放置着各种现代化主要生产设备,包括印刷机、锡膏厚度检测机、贴片机、自动光学检测机、回流炉、X光等。这里生产手机的“大脑”,即主板。这个环节OPPO将手机中的元器件都贴装在主板上,也是整个供应链当中最为核心的过程。将一张PCB印制电路板放入自动装板机后,一台智能手机的生产便开始了。
OPPO智能手机数字化智能工厂产线。
除了上述先进制造设备,OPPO在SMT车间还设置了18道品质检测工序,同时,配合物料追溯系统,可以追溯到每块主板上所使用元器件的品质状态及该主板在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品质状态。生产完主板,OPPO会将手机进行最后的组装,跟富士康类似的是,OPPO也招募了大量的工人进行组装。
据郭小聪介绍,目前该工厂有7000多台生产设备,每天24小时进行生产,手机的制造周期已经从几年前的16天降低到目前的6.8天。在全球,OPPO共计有10个智能制造中心,其中国内工厂占比为60%,主要在广东东莞和重庆;海外工厂占比40%,分布在巴基斯坦、土耳其、印度和非洲国家等。受限于部分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及人才缺乏等原因,目前国内工厂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更快。
在推动数字化转型方面,OPPO智能制造工厂升级按顺序,分别要经过标准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呈金字塔结构,处于底层的是标准化,最顶层则是智能化。
其中,标准化是指把所有业务动作统一标准,形成固定流程。OPPO认为,企业整体标准化程度不够,只是购买技术,无法完成数字化转型。在自动化方面,把固定下来的流程形成信息化系统,并用IT系统统一起来;数字化是指让信息化出来的“死数据”变得“活”起来,实现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最后,智能化方面,是将人的一些判断逻辑跟思想形成算法后,让系统能够做自主判断。
在谈到智能工厂的理想状态时,郭小聪回应道:“OPPO对智能的理解是,如何去让员工能比较简单的做出高质量的工作,而非追求‘熄灯工厂’。”
降本增效应对“存量”危机
面对趋冷的手机市场,一贯傲娇的苹果也低了头。10月31日晚间,苹果罕见官宣开启一年一度宠粉大会。其中,iPhone 14/14 Plus、iPhone 14 Pro/Pro Max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价。在第三方平台上,苹果各类产品的“双十一”促销优惠力度也相当大。
自9月发布iPhone14系列新机后,苹果的降价速度超出外界预判。连苹果都开始“自降身价”,国产手机更感“寒意”。
全球智能手机渗透率到顶已是不争的事实。据IDC数据显示,在2016年达到历史顶峰、一年销出14.71亿台后,市场连续下滑,此前的销售热潮似乎一去不复返。中国市场的情况似乎更加严峻。据StrategyAnalytics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6%,至6690万部,这是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第六个季度出现年度下滑。
过去十年,国产手机通过渠道的快速扩张,大规模的生产制造牢牢把握市场份额,但当增长天花板迎面砸下来,所有品牌都需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存量市场的生存法则是什么?
在加大布局底层技术的同时,OPPO的应对措施之一便是进行制造升级。当市场高歌猛进时,精益智造、精密制造排不上日程表前列,但当市场进入残酷的存量竞争时,能够减少资源消耗、提升质量效益,降低运营成本的智能化生产非常关键,也有了契机。
OPPO早于2017年开始尝试转型,并在设备领域进行大笔投入,这样在行业恢复繁荣时它就能跑得更快。郭小聪表示:“除了产能扩张的设备,剩下50~60%的设备投入都用于品质提升与标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总投入接近20亿元人民币。”
对于重金投入进行智能制造升级的背景,郭小聪补充介绍道:“2017年之前,OPPO的商业模式相对比较简单,基本都是做To C市场,但2017年之后,随着在欧洲地区面向运营商客户,需要更加精准的订单交付时间。另外,市场进入饱和期再叠加疫情影响、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等,我们按照以往经验进行的预测很多时候都失灵了。”
OPPO从2020年开始启动了“凤凰计划”,进行全面数字化转型。“这里有四大支撑性支柱,分别为集成供应链变革、业财一体化变革、全单销售管理变革以及集成产品交付变革。”郭小聪说道。
截至目前,OPPO的智能制造已经迎来阶段性成果。目前,OPPO SMT自动化生产达到85%,自动化测试达到90%。
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数字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智能制造“内功”能否助力OPPO这样的国产手机厂商杀出血路,率先于行业中回暖,帮助中国手机行业在全球市场增强竞争力,还有待市场给出进一步答案。但无论如何,智能制造既然有人“破题”,整个行业投入已是早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