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大中华区发布了2022财年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并提出了2025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作为全球知名的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以及第三方可持续发展服务商,安永的ESG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那么,安永大中华区的ESG实践有哪些成果和绩效?站在第三方角度,是如何帮助中国上市公司践行ESG理念?又是如何看待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带着这些问题,近日专访了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ESG管理办公室主任李菁。
我们再次发布了,详细阐述了公司为推动绿色转型、助力可持续发展所贡献的行动和力量。
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发布了两项ISDS的征求意见稿,即和。
无论是SEC还是ISSB,都主张采纳TCFD框架。与此同时,香港联交所也表示支持ISSB,在TCFD框架下制定全球公认的可持续发展汇报原则。TCFD框架要求企业披露识别、评估和管理气候相关风险的过程以及相关风险对业务的影响,以及是否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由此可见,企业对于风险性信息的披露将是未来监管的重点方向,企业应尽早着手开展相关研究,以应对新的合规性要求。
信息强制鉴证制度可打击“漂绿”现象
NBD:如果要给同行一点经验,您觉得会计事务所在践行ESG的过程中最应该做的一点是什么?最应该警惕的一点又是什么?
李菁: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是投融资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把好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入口关”的守门人。随着低碳经济发展及碳交易市场的有序推进,政府、投资机构、管理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对低碳经济相关的会计信息提出了新需求。优化会计体系,从会计准则、会计人才及会计监管等各方面强化会计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撑“双碳”战略,是当前会计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然而目前全球尚未有一套统一的非财务信息披露框架,现阶段我国本土也还没有统一且明确ESG标准或披露制度,企业“漂绿”现象也层出不穷,如只公开有关其环境绩效的正面信息、避免披露相关负面信息,投资者、消费者就难以甄别真正的绿色企业,从而对行业产生不信任感。
其中,ESG披露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就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这种“漂绿”的风险。作为专业的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在打击“漂绿”行为中扮演重要角色,如开展ESG报告鉴证工作,增加ESG报告的可信度及提升企业ESG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和资本市场的信任和信心。
注册会计师行业需要抓住机遇,推动注册会计师鉴证服务的转型升级。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开展非财务信息鉴证,我们有两个建议:第一,参与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及鉴证制度安排的研究。对可持续发展信息开展鉴证的前提是,按照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披露的相关信息具有可验证性。其次,培养可持续发展领域专业团队,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构建专业化的团队,协助客户将经核实的非财务信息进行对外披露和利益相关方沟通,提升信息透明度与问责制水平,以此提升企业在非财务方面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