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以及来自不同细分领域的香雪制药、商赢集团、东软熙康等。
同时,这又是一个严重同质化的行业,几乎各家都以24小时服务,“医+药”的在线服务闭环为“噱头”,靠不断烧钱获取更多流量。
此外,因为行业处于探索期,政策规范也在不断完善,这给赛道内的企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近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关于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监管的风向又为之一变。
放眼整个行业格局,眼下企业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港股互联网医疗三巨头,2019年和2020年三家公司的差距还没那么突出。但2021年,营收俨然演化成三个梯队,平安好医生营收仅73.34亿,阿里健康站上200亿关口,而京东健康凭借306.8亿的营收遥遥领先。
仅去年而言,平安好医生不仅出现增长乏力,营收和上一年度持平,且亏损也是三家公司中最严重的。而营收最高的京东健康,到去年已经连续5年盈利了。
头顶全球互联网医疗板块第一股的桂冠,平安好医生明知降本缩减业务线会导致营收下滑,但在必须节流减亏的压力之下,只能被迫选择战略性收缩了。这样一来,未来和竞争对手营收体量上的差距或许会越拉越大。
即便背后有家大业大的平安集团持续投喂输血,平安好医生如若不能更快跑通能够盈利的经营模式,未来或有掉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