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际 >

2022年终特刊·代建篇 “甲方”变“乙方”,超40家房企转战代建

更新时间:2022-12-29 12:32

  龙湖龙智造与重庆新渝江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又签下了江北区12万平方米的代建代销项目。

  朗诗地产宣布更名为“朗诗绿色管理”,意味着朗诗彻底作别了房地产行业重资产的发展模式,跨入轻资产代建时代。

  那么,代建赛道能否帮助房企逆周期而行?

  作为“代建第一股”,绿城管理控股2022年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3.6亿,同比增长33.4%;实现收入12.59亿元,同比增长16.4%。而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毛利、毛利率,也体现出逆周期优势:上半年绿城管理实现毛利约6.35亿元,同比增长23.7%;综合毛利率约50.4%,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

  另一家上市代建企业中原建业的202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3.8亿元,净利润达2.0亿元,净利润率为54%,近5年来始终保持在50%以上的高位水平,盈利能力强劲。

  “代建具有低负债、低投资特点,因为代建是轻资产,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特别是当前民营房企流动性紧张,融资困难,发展代建,是良好的选择。代建也具有利润率高,代建利润率比传统房地产企业高出10个百分点。”

  刘水分析认为。“代建业务发展潜力较大。当前,我国房地产代建渗透率还比较低,仅6%左右,而欧美国家的代建渗透率为20%-30%。比较而言,我国代建未来有较大发展空间。”

  对于代建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刘水认为,首先,代建行业未来竞争会更加激烈。近期有较多房企纷纷进入代建领域,而相当多的头部房企都已涉入代建,表明未来代建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其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代建企业涌现。

  “今后会有更多优秀代建企业上市。目前已经有绿城管理和中原建业两家代建企业在港交所上市,随着更多企业发力代建领域,或会有代建企业上市。另外,真正发力做代建的企业有较强竞争力。代建是管理服务,是乙方,房企做代建需要由甲方思维转变为乙方思维,单独成立代建公司及团队,根据委托业主诉求解决问题,提供良好的服务。”

  新老玩家竞逐“新赛道”

  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黑铁时代”,代建行业却迎来“黄金时代”。对于入局代建行业的“新选手”而言,同赛道竞争压力并不算小。

  对于绿城管理、中原建业这类代建头部企业而言,依靠先发优势和龙头效应,继续走规模化发展路线,深化全国性布局以及多元化的业务结构。据公开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绿城管理项目遍布全国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107座主要城市,拥有390个代建项目;中原建业在管项目266个,其中河南省内项目241个,河南以外项目25个。

  而有着国企央企性质的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等,依靠和政府合作,可更多地承担政府保障房、大型市政场馆及公建配套开发及运营等项目;中交地产与信达地产则选择以强强联合的方式,跑步进入纾困类代建项目。

  “国央企做代建与民营房企做代建侧重点不同。国央企与政府有着良好关系,这类企业主要承接政府代建类项目,如保障房、学校、医院等,这些项目一般不进行商业销售。央国企做代建,很多是之前业务的延续,这些企业之前有较多代建业务。”

  刘水表示,“但民营房企较多承接的是商业代建类项目,缺乏开发经营能力及资金的中小房企委托的商业房地产项目,个别代建企业有承接较少量的政府代建项目。民营企业做代建,是为了顺应市场发展趋势,进行公司业务模式的升级,为了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代建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民营房企融资困难,正好符合民营房企的经营特点。”

  从相关机构的研究报告可以看到,代建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想象。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10396元/平方米,若商品住宅价格稳定在1万元/平方米左右,按商业代建4.5%的费率测算,预计2025年商品房代建市场规模约960亿元,较2021年约增长110%;非商品房代建方面,基于“保交楼”和住房保障体系的发展,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约50亿元,较2021年约增长180%。

  据海通证券测算,“十四五”期间,代建业务的市场容量或将达到2000亿元左右规模。中指研究院则预计,未来5年代建市场新增合约总建筑面积将保持23.5%的复合年增长率,合约销售额将达3.2万亿元-7.3万亿元之间,有300亿元的收入。